我國PM2.5成分監測設備研發取得突破,對空氣治理空氣凈化工作有很大幫助。 中國正在進行的國產PM2.5成分監測設備研發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完成原理樣機制造,有望三年內量產投入市場。 這項國家級的“大氣細顆粒物化學成分在線監測設備研制與應用示范”項目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旗下六合天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牽頭承擔,除了要填補國產PM2.5成分檢測監測設備的空白外,也要制定出中國首個PM2.5成分分析和監測方法標準,以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確保能精準地從源頭治霾。 據了解,該項目2013年被納入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于2013年10月正式啟動,目前已順利完成四年計劃的“第一步走”,即研制出原理樣機。此后三年內,將繼續完成制作工程樣機、產業化研究、投入產業化等目標。 “原理樣機的研制成功表明我們目前已經攻克了基礎技術難關。”中節能六合天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彤說,“我們提出向大氣污染‘宣戰’,就要先明確‘與誰戰’,監測結果將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參考。” 這臺原理樣機形狀大小如同一臺家用微波爐,主要包括熱光爐、空氣采樣系統和溫度控制系統三個部分。 項目總工程師郭煒說,PM2.5中含有四種主要有害物質,即有機碳/元素碳化合物,重金屬,硫酸鹽/硝酸鹽,水溶性離子成分。目前研制出的這種有機碳/元素碳成分分析儀原理樣...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47
人民日報:“APEC藍”說明霧霾是可以治理的,空氣治理空氣凈化是有辦法的。 “APEC藍”說明,只要下定決心、采取措施、聯防共治,“霧霾是可以治理的” 中國進入舉世矚目的“APEC時間”,風起云涌的政治議題還在醞釀,頭頂上的藍天就已搶占頭條。連日來,北京等6省市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逐漸顯效,北京空氣質量明顯好轉。晴天一碧、晴空萬里、云卷云舒,互聯網上、朋友圈里,“APEC藍”迅速成為熱詞。 “APEC藍”與重霾天氣形成鮮明對比,它向整個社會表明:不用北風勁吹,無需暴雨猛打,只要下定決心、采取措施、聯防共治,“霧霾是可以治理的”。這極大地提振了整個社會的治霾信心。但人們在享受藍天的同時也在擔憂:臨時措施、短期效果,能否施之長遠、久久為功? 這其實也反映了一種普遍心理——期盼驅散霧霾,渴望藍天常駐。不知從何時起,這種社會心理就伴隨著“會呼吸的痛”,成為發展新階段的一個鮮明特征。每當霧霾肆虐,網上就會流傳各種段子,寓期待于幽默之中;但逢藍天乍現,朋友圈就會曬出各種戶外照片,將美好期待展露無遺。就這樣,“拯救我們的呼吸”,成為一個社會歷經快速工業化時的共同吶喊。 以治霾為契機,一系列深層次變化開始顯現。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淘汰落后產能既為減少污染,更為優化結構,僅河北一省今年就已淘汰煉鐵產能671萬噸;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45
中國耕地退化面積占總面積的40% 污染問題更嚴重,一度影響到了空氣凈化空氣治理。 日前,農業部在江蘇揚州召開全國耕地質量建設現場會,會上透露,目前耕地退化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40%以上。耕地質量下滑背后,哪些因素不容忽視?如何保護好耕地質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紅線”與“底線”: 樹立耕地資源“量質并重”理念 “10年前,這地還是很好的,什么都可以種。但這幾年不知道為什么,‘晴天硬邦邦,雨天不滲湯’,現在只能種點兒好活的洋芋,然后套作點玉米。”秋收之后,湖北宣恩縣曉關鄉張官村村民陳萬富準備平整家中的幾畝農田,他抓起一把板結的土塊感慨道。 在湖北省農業廳土壤肥料工作站,研究員梁華東出示了一張“土壤調查和地力評價”圖表。圖表顯示,目前湖北的耕地中,年畝產糧食800公斤以上的高產田僅占26.1%,中低產田占73.9%。而30年前,按照九等耕地分類法,湖北5000萬畝常耕地中,一二等地面積超過60%,如今一等地面積減少了28.14%,而劣質耕地面積則快速增加,六等地增加了兩倍多。 數據背后,是我國耕地質量下降的現實。全國耕地質量監測結果顯示,在東北黑土區,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幅下降,每公斤平均含量26.7克,與30年前相比降幅達31%,黑土層已由開墾初期的80厘米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黃土。 “目前,我國...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61
環保部:部分地區空氣質量保障措施落實不到位,空氣治理 空氣凈化不是兒戲。 為做好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按照《環境保護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空氣質量保障督查方案》安排,環境保護部16個督查組已于11月3日全部到位,并展開了督導檢查工作。記者日前跟隨環境保護部APEC會議空氣質量保障督查組分赴各地進行明察暗訪,檢查各地《APEC會議空氣質量保障方案》措施落實情況。 來自環境保護部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5日凌晨,16個督查組共檢查企業395家,其中屬于停產、限產名單的企業317家,發現未按要求進行停產、限產的企業共33家;檢查未列入停產、限產名單的企業78家,31家企業存在超標排放問題,25家企業大氣污染物治理設施未正常運行。現場檢查施工場地103處,未按要求停止施工的18處,揚塵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的37處。此外發現秸稈、垃圾焚燒110處;發現道路揚塵問題嚴重地段30處,其他各類大氣環境問題37項。 “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既是兌現年初向省人代會承諾治污任務的一次考驗,也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努力改善河北形象的重要契機。”河北省省長張慶偉在部署APEC會議期間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時強調。 同時,在天津,市長黃興國提出,認真做好APEC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是一項重大政治任...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51
保障APEC期間空氣質量 環保部16個督查組分赴京津冀等六省區市督查,讓空氣治理空氣凈化長久進行下去。 為做好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環保部按照APEC會議空氣質量保障督查方案,派出16個督查組展開了督導檢查。 環保部5日向記者通報了相關督查數據。截至5日凌晨,16個督查組共檢查企業395家,其中屬于停產、限產名單的企業317家,發現未按要求進行停產、限產的企業共33家;檢查未列入停產、限產名單的企業76家,31家企業存在超標排放問題,25家企業大氣污染物治理設施未正常運行。現場檢查施工場地103處,未按要求停止施工的18處,揚塵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的37處。此外,發現秸稈垃圾焚燒110處,發現道路揚塵問題嚴重地段30處,其他各類大氣環境問題37項。 據環保部介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空氣質量保障的重點控制區,全力確保各項空氣質量保障措施落到實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保障工作,分管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檢查落實情況,市紀委、監察部門啟動督查,政府約談了存在問題的部分區縣,強調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保障北京市APEC空氣質量。 按照《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關于啟動應急減排措施的緊急通知》要求,河北省石家莊市、廊坊市、保定市、邢臺市、邯鄲市11月4日起,實施最高一級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記者...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31
預警應急能力不足 我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亟待完善,空氣治理空氣凈化何去何從。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重污染天氣頻現的情形下,各地應急響應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管理仍存在預案定位不準、預案銜接不夠、預警發布滯后、響應措施“一刀切”等一系列問題,難以真正發揮應急作用。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應急響應成效初顯 記者從環保部獲悉,2013年以來,我國連續出現了幾次持續大范圍的重污染天氣,尤其是2013年11月,先后有25個省(區、市)出現不同程度的重污染天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首當其沖。 根據監測部門相關數據,2013年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個城市,有8個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其中河北占了7個,即邢臺、石家莊、邯鄲、唐山、保定、衡水和廊坊。2014年上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首批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39個城市空氣重污染狀況不容樂觀,京津冀13個城市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63.6%,遠遠高于全國39.7%的平均水平。 今年上半年環保部應急辦對全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工作進行了調度和分析。從全國看,各地把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納入地方人民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成立應急指揮部,明確了任務分工,建立了工作機制,取得初步成效。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已全面啟動,截至2014年4月底,全國20個省(區、市)和194個地級市已經編制實施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2...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66
實木家具=環保家具?新裝修治理除甲醛依然不可或缺。 當今社會,人們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作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家具的環保性也成為關注的熱點。 有些消費者認為實木家具因其板材甲醛含量少,肯定是環保家具,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目前,普通的木家具表面都會有層油漆,一般是聚氨酯油漆,專業名稱為PU漆,此類油漆需要大量的稀釋劑。雖然家具能在工廠里實現表面基本干燥,但真正的完全干燥,則需在半年左右達到無味,較差的油漆揮發時間會更長。而家具揮發物主要有苯及有機化合揮發物,總稱為TVOC,其揮發量很大,在所有揮發物中占比能達到70%,對人的健康影響很大。 新買家具之前最好問清楚賣家,家具都是些什么材質組成的,并做好除甲醛的準備,沒有百分百白的零污染產品。 此外,如果讓室內空氣達標,最好先對室內空氣進行檢測。只測量家具的有害物質限量,也是不行的,其只能作為間接指標。室內空氣質量與各種產品有害物質的裝載率及有害氣體的疊加有直接關系。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44
霧霾闖進家門該咋辦?空氣治理空氣凈化就沒有阻止的方法嗎? 新華社記者 王井懷 剛剛過去的2013年,在頻發的霧霾天里,人們不得不盡可能減少室外活動,“宅”在家里。然而,窗外霧霾連連,窗內也未能幸免。專家指出,霧霾的主要罪魁禍首PM2.5已經超過甲醛、苯等,成為室內的首要污染物。霧霾已經闖進家門,我們該怎么辦? 霧霾破門而入 最近,家住太原市尖草坪區的網友“芥茉涼粉”驚訝地發現,自己屋里的PM2.5濃度竟然比室外還高。 4日,她在屋里調試新買的PM2.5檢測儀,儀器顯示室內PM2.5的濃度達343微克每立方米,而此時室外只有100多微克每立方米。“在冬天,我幾乎天天都把門窗關得嚴嚴的,沒想到污染還是這么重。” 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主任宋廣生說:“隨著大氣環境的惡化和國家對PM2.5的監控,室內環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經由甲醛變成了PM2.5。” 2013年2月至年底,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對全國30多個城市的室內空氣質量進行抽樣檢測。調查顯示,在霧霾天氣下,室內環境PM2.5超標60%以上。“室外污染不是太嚴重時,室內外PM2.5基本上是相當的。當室外天氣非常好,PM2.5濃度是優良時,室內有可能高于室外。”宋廣生說。 專家表示,室內PM2.5遠比室外張牙舞爪的霧霾“潛伏”得深,人們不容易發覺。而人一生中有70%到90%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因而,室內PM2.5對...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39
車內污染的來源是空調嗎?汽車除甲醛空氣凈化如何治理?曾經,一則汽車空調、儀表盤、車內皮椅、內飾組件等會散發致癌物質苯的微博廣為流傳,并告誡人們如果進入車內后馬上打開空調,會導致車內苯含量迅速升高,暴露其中會導致白血病,大大增加患癌的風險。“除了致癌之外,苯還會侵蝕我們的骨骼,造成貧血和降低白血球數量,長期也可能導致流產。”一時間引發轉帖、議論紛紛,目前正值秋老虎發威時,開空調會造成哪些車內污染問題?車內空氣污染究竟誰是禍首? “但苯的主要來源并不是在微博里所稱的空調里,而是在車內用的皮革、沙發、膠粘劑、油漆、各種紡織材料、復合材料、填充材料等內飾中,尤其是在溫度越高的條件下,化學污染物釋放得越多。”宋廣生舉例說,在汽車鋼板里有阻尼材料,用來降低汽車噪聲,很多都是用瀝青來做的,在高溫暴曬情況下,會揮發化學污染物。而汽車儀表盤往往使用合成塑料、再生塑料制成,耐老化程度降低,即便不是以苯的形式被揮發出來,也是有害的揮發性有機物。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6
瀏覽次數: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