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內空氣治理污染艱難,別讓除甲醛成“呼吸之痛”
日前,自如出租房被曝出甲醛超標,一時間,有關甲醛等裝修污染的話題沸沸揚揚,室內空氣安全問題再度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因裝修造成室內空氣污染并不是新鮮事。很多污染成分無色甚至無味,持續不斷揮發,而且不易徹底去除,成為人們的“呼吸之痛”。影響室內空氣的裝修污染物都有哪些?公眾該如何判斷家中污染是否超標?怎樣才能有效防治?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領域的專家。
室內裝修污染有哪些?
裝修材料會釋放多種污染物,人造板材是“重災區”
想要避免裝修污染,首先要搞清楚污染的源頭和特性。
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主任張寅平指出,裝飾裝修材料、裝修活動和家具會向建筑物室內空氣釋放多種污染物,主要包含揮發性有機物(即VOCs,如甲醛、苯、甲苯等)、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即SVOCs,包括多環芳烴等)和有害無機物(如氨等)。
例如,純羊毛壁紙中的織物碎片是一種致敏源,化纖類壁紙可釋放出甲醛,塑料壁紙則會釋放甲醛、苯等;化纖地毯可釋放甲醛、丙烯等;人造板材及人造板家具更是污染“重災區”,粘接人造板材的黏合劑以及家具表面的油漆中常含有甲醛等大量有機揮發物,會持續不斷釋放。
這些污染物均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其中,甲醛和苯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癥研究組織(IARC)列為明確致癌物。
甲醛,是自如出租房事件的“禍首”,也是最常被提及的裝修污染物之一。它是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其一定比例的水溶液即福爾馬林。空氣中的甲醛濃度超過每立方米毫克時,人的眼睛會感到刺激,咽喉會不適和疼痛;在含有10ppm甲醛的空氣中停留幾分鐘,人就會流淚不止。
由于甲醛能與蛋白質結合,人體在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能導致呼吸道的嚴重刺激、水腫和頭痛。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皮膚過敏性炎癥、色斑甚至壞死。長期接觸低濃度的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經紊亂、新生兒體質降低,甚至引起鼻咽癌。但一般研究認為,非工業性室內環境甲醛濃度水平還不至于導致人體的腫瘤和癌癥。
除了甲醛,苯系物也是不容忽視的威脅因子,主要來源于油漆、膠粘劑、橡膠以及塑料產品。它可能造成DNA損傷、染色體畸變,引發癌癥;還可能破壞循環系統,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若骨髓造血功能完全被破壞,可致白血病。不過,專家認為,各類化合物之間的協同作用比較復雜,且受到地區、季節的影響,所以目前對揮發性有機物的總體健康效應研究不及對甲醛的研究清楚。
怎么判斷污染是否超標?
靠鼻子判斷是否超標不嚴謹,可尋求有資質的檢測機構上門
“聞起來有異味”是否可以證明室內存在污染物?對公眾而言,如何有效判斷室內是否存在裝修污染?
專家表示,人的鼻子、眼睛和嗓子對室內裝修污染較敏感。如果在室內聞到異味,基本可以判定有污染物。不過,這不意味著污染物含量一定超標。國家室內車內環境及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告訴記者,裝修后新房內的異味,有些是短時間內可以散去的,靠鼻子來評判污染是否超標不太嚴謹。有的污染物無色無味,但“聞起來沒味”不代表不存在室內空氣污染。
最可靠的辦法是進行室內空氣檢測,用數據說話。有的消費者愿意自購檢測儀器,由于裝修污染物種類較多,所適用的測量方法、儀器各不相同?!按蠖鄶祪r格低廉的小型VOCs檢測設備的準確度較低,但可參考污染物濃度的趨勢和相對值,對室內裝修污染進行初步判斷?!?/p>
專門的第三方室內空氣檢測機構進行上門檢測最靠譜。需特別注意的是,應確保機構通過了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計量認證,這種機構出具的報告才有法律效力。委托檢測前可要求機構出具計量認證(CMA)證書和承檢能力表。
為什么檢測結果合格,仍有人感覺不適?個體敏感性不同,在同樣的室內空間,有人覺得有異味,有人就沒感覺。而且單件家具、建材或單個房間檢測合格并不意味著全部放在一起整體合格。此外,檢測條件下不超標,并不能保證所有使用條件下都不超標。
檢測中常被作為依據的國家標準《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制定于2002年,如今一些細節也有待更新。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環境與設備研究所副所長楊旭東教授介紹,我國有關室內空氣污染的標準大體分為兩類,一類是限定室內空氣污染物應該達到的水平,例如《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和《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另一類是室內污染源的限定標準,例如人造板、地毯、涂料等各種室內裝修材料污染物含量的限值。
“這些標準有利于控制偽劣建材和家具進入市場。但是,由于僅考慮了材料中的污染物含量而非散發量,且標準都是單一材料限值,而實際室內有多種污染源混合,因此現有標準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即使嚴格使用符合上述標準的材料和家具,很多建筑仍會出現室內空氣污染超標的情況?!睏钚駯|建議,要以污染物動態釋放率而非僅以有害物含量為指標,建立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和技術規范。此外,還應未雨綢繆,制定室內空氣質量的“預評價標準”,在裝修設計階段就預測未來可能的室內空氣質量,提前優化方案,有效避免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