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采暖季 錯峰供暖確保空氣治理空氣凈化有效推進。?
?

又是一年采暖季!當北方地域因工業窯爐和采暖鍋爐排放疊加、能耗增大,從而使得霧霾天氣持續增加時,錯峰消費便成了緩解空氣壓力最大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而備受環保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的垂青。正如近日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面對媒體采訪時所說,今年相關部門將重點把高排放行業錯峰消費作為狠抓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促進財富構造調整的重要措施。
他同時指出,今年對錯峰消費的調控將更強調“精準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以期引導企業主動開展深度治理。好比:
對各類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未抵達排污許諾打點要求、或未定期完成2018年至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改造任務的,將嚴要求,全面采用錯峰消費措施;對屬于《財富構造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進步限產比例或施行停產;與此同時,對行業污染排放績效水平明顯好于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桿企業,搜羅治理水平全面抵達超低排放的,使用天然氣、電、電廠熱力等清潔能源作為燃料或熱源的,可不予限產;涉及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料等保民生任務的,應進一步加強民生保障。
在這一大基調的指導下,今年各省市陸續出臺的冬季錯峰消費政策便整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錯峰消費區域擴大:
除了北方采暖區如京津冀、河南等省繼續施行錯峰消費之外,今年長三角地域及安徽省也參與進來。日前環保部發布了《長三角地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動作方案(征求定見稿)》,明確提出要“因地制宜推進重污染城市工業企業的錯峰消費”。此前,長三角地域雖有個別地市因空氣質量壓力而由處所政府出臺過一些錯峰停產政策,但都較為零散,且政策高度不夠、約束力也不強。此次環保部的發文將對長三角地域的錯峰消費帶來更大敦促力,實際執行力度也有望較之前呈現明顯提升;
安徽省也將于11月1日至明年2月份初度實行水泥錯峰消費。作為華東地域的熟料大省,安徽熟料此前次要輸入江蘇、浙江和江西等省,因而,此次安徽地域參與錯峰消費,后續的限產執行或將對華東以至華中區域的供給收縮帶來重要影響。
二、愈加強調差別化,排放尺度成為后續差別化錯峰的關鍵:
如近日江蘇省發布的“打贏藍天捍衛戰三年動作方案施行方案”指出,“對實現超低排放、污染治理抵達國內標桿水平的企業,免予執行應急停產、錯峰消費等管控措施;”
河北省邯鄲市發布的《2018-2019年錯峰消費方案》中提到:水泥行業(不含粉磨站)根據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料及高速公路重點成立項目等保民生任務量核定最大允許消費負荷外,其余企業錯峰期間全部停產,行業限產比例。結合文件中所列出的水泥企業名錄及各自的錯峰調控消費負荷來看,邯鄲水泥行業今年采暖季底子無需執行錯峰消費;
而近日河南省發布的“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動作方案”更間接將水泥企業以排放尺度為基數,分成了“豁免、限產、限制”三類。“豁免類”是指抵達超低排放(水泥窯廢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100毫克/立方米)、從屬礦山抵達綠色礦山要求的水泥企業;“限產類”是指抵達超低排放的水泥企業,此類企業將于2019年1~2月份免于錯峰停產;而豁免類和限產類以外的建材企業,原則上都屬于限制類,施行停產。
綜上所述,在各地政府所面臨的空氣治理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錯峰消費關于水泥行業的影響也將日益深化。出格是排放尺度的提升將成為大勢所趨,相關部門對此的鼎力引導或將加大水泥企業的分化、有利于水泥行業整體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關于超低排放要求技術上的照舊存在一定的質疑,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驗證時間。
另一方面,水泥企業也不應一味為了獲取這項錯峰消費的“豁免權”而扎堆追逐超低排放。正如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在近日發表的文章中所說:錯峰消費是國家財富政策、錯峰消費是企業社會責任。既是國家政策和社會責任,企業就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開展情況,有方案地逐步加大環保投入、晉級環保設備,而不應為了遁藏錯峰消費短期內自覺花巨資搞超低排放,要知道,如是投機行為是企業穩步開展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