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5日,中國北方地區將進入為期四個月的供暖季,這也是霧霾頻發時期。
不同于去年,2018年供暖季的錯峰生產政策將出現較大變化:不再“一刀切”式對工業企業生產叫停,而更強調差別化和“一企一策”。
根據期貨研究者向《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測算,預計鋼鐵重鎮唐山在2018年供暖季的限產比例為33%。而在2017年供暖季,“2+26”城市實行了“最嚴限產令”,鋼鐵有色水泥行業全面限產停產,唐山的鋼鐵限產比例高達50%。
實行差別化的錯峰生產政策,顯示出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中國的環保治理正在逐漸走向精細化和科學化。
不久前的全國生態環境系統改革工作座談會上,國家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表示,將嚴格禁止“一刀切”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突出位置加以推進,禁止“一律關?!薄跋韧T僬f”等敷衍應對做法、避免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借口緊急停工停業停產等簡單粗暴行為。
據了解,生態環境部將出臺一個更加詳盡文件,堅決治理環保“一刀切”問題。
限產比例低于去年
10月29日,山西呂梁市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知,為有效治理采暖季空氣重度污染,從2018年1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31日,組織對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工業企業錯峰生產。
呂梁市提出,對行業污染排放水平明顯高于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環保標桿企業,可不予限產;而未達到排污管理要求或為按期完成污染治理改造的,實行停產整治。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多個城市的秋冬錯峰限產方案中,都明確了科學制定差別化停限產措施,嚴禁“一刀切”。
例如:在近期江蘇公布的《秋冬季錯峰生產及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管理辦法(試行)》,滿足產業政策、環保信用等級、排污許可證以及穩定達標排放的鋼鐵、水泥、建材、電解鋁、石化等行業企業,可免予執行停產、限產。
同樣在天津,今年采暖季錯峰時間比去年減少1個月,根據企業的績效評價指標核定方法錯峰限產,停限產企業由去年393家企業調整為預計不超過50家。
而河北的冬季錯峰生產則更為明確:實現超低排放、工藝技術先進、運輸結構合理、產品優質高端的企業,可不予錯峰生產。其余部分達標、不能穩定排放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分別按照錯峰20%~30%、50%~60%或全面停產治理三個措施執行。
另外,河北要求重點行業企業在執行差異化錯峰生產時,要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采取提前儲備原輔材料、錯峰運輸、提高污染治理設施處理效率等應急響應。
針對近期多地出臺的錯峰限產政策,中泰證券鋼鐵團隊分析認為,環保政策開始糾偏、放松,這一方面是受到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政策制定更加科學理性化,通過鼓勵企業積極進行環保治理,從而讓企業獲得錯峰生產上的獎勵。
“我去實地調研了一圈,發現河北鋼鐵企業環保治理的精細化遠超預期?!苯鹑鹌谪浉呒壯芯繂T卓桂秋告訴記者,近期自己在唐山某鋼廠調研,每一條生產線的門口都有個液晶顯示屏,顯示屏載明爐子的生產、開工情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污數據一目了然。而當地環保局會派專員常住部分鋼鐵企業,除了現場檢查、用電子設備監測外,還會使用無人機巡查。所以,今年采暖季重點工業企業錯峰限產政策的變化,這并不是保督察力度放松的表現,而應歸因于持續的環保治理累積。
卓桂秋測算后認為,唐山地區2018年采暖季的鋼鐵限產比例在33%,遠小于去年50%的限產比例,預計采暖季唐山鋼鐵產量將限產1673萬噸,同比減少8%。如果考慮到鋼鐵去產能因素,影響產量還將少于1673萬噸。而2017年采暖季,唐山鋼鐵限產目標為1821萬噸。
在金聯創鋼鐵高級分析師弭澎琦看來,此前“一刀切”對工業企業的限產,也造成了市場混亂和資源浪費,能夠給予企業在排產和資源調配上相對較高的寬裕度,也遏制了市場階段性缺貨所導致的價格飛漲,有利于平穩市場降低快漲快跌所帶來的不必要操作風險。
在2017年,國內鋼材指數的均價為4030元/噸,較2016年均價上漲1458元/噸,漲幅。
禁止“一刀切”文件將出臺
2018年,汾渭平原地區首次被納入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根據近期《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自2018年10月1日始至2019年3月31日止,汾渭平原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4%左右。
而這一力度,低于征求意見稿中的“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左右”的要求。
同樣,此前公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平均濃度同比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左右。3%也低于此前意見稿中兩個5%的目標。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資深項目主任劉茜認為,京津冀和汾渭平原地區供暖季環保目標調整也能看出環保部門“禁止一刀切”的決心。在聽取多方意見后設立的科學可達成的目標,可以給一些自身治理難度較大的地區一定緩沖的空間和實現目標的可能性,更具有實際意義。另一方面,去年北京市和天津市在供暖季的平均值下降遠超目標數字,這也說明,諸如汾渭平原地區城市在空氣治理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10月31日,國家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減排目標設定降低”是對方案的誤讀。
“隨著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不斷深入,在區域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的同時,減排空間也進一步收窄,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眲⒂奄e認為,上述目標是根據當前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空氣質量改善的進程而確定的。原因在于,去年下降的25%比例中,氣象條件導致濃度下降左右。而今冬明春京津冀、汾渭平原的氣溫、降水量等大氣擴散條件將比上年同期明顯偏差。其次,雖然今年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幅度較去年有所降低,但并未降低年度總目標。
10月29日,國家生態環境部發布消息稱,將全面啟動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F在已組建5個環保督察組,督察的重點之一是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一刀切”的不作為、濫作為的問題。
李干杰也提到,將出臺一個更加詳盡的堅決禁止環保“一刀切”的文件,針對可能產生“一刀切”現象的環保領域和監管措施,在信息公開、信訪舉報、量化問責、規范自由裁量權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
弭澎琦認為,全面禁止環保“一刀切”行為,給了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權,也更加考驗地方政府對于錯峰限產靈活性的把握,能否實現企業高效生產和環保治理的雙贏,后續效果仍有待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