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季的回南天,讓很多身居南方的朋友頭疼不已--走出門,到處濕成一片;回到家,地板、墻面、家具濕漉漉的,被褥衣物洗了干不了,食物分分鐘發霉變質……簡直要讓人抓狂。面對這樣的天氣,各種除濕攻略開始廣泛流傳,其中有一種說法是用空調除濕,那么回南天空調除濕有用嗎?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部分空調都有除濕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或者消除潮濕天氣帶來的危害,空調除濕常見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制冷除濕,另一種是獨立除濕,現在就讓我們分別來了解。
說到制冷除濕,很多朋友會產生疑問,水汽不是應該要用暖氣去蒸發嗎?為何要用冷氣?其實空調制冷除濕是在制冷的過程中,潮濕的空氣通過空調器蒸發器后溫度會大幅度下降,空氣濕度處于一種過飽和狀態,多余水汽以冷凝水的形式析出,凝結于蒸發器的翅片上,也就是“凝露”。
等到制冷模式達到一定的平衡狀態,空氣濕度也就降到了一定的水平。而為了防止除濕后室溫過低,一般空調廠家都會設定溫度比室溫低2度左右,這樣既防止低溫又順利除濕。所以回南天用空調除濕,一般不開啟暖氣,而是應該要使用制冷模式,開啟冷氣,調小風量,調低溫度。
而空調獨立除濕則是將通過蒸發器被冷卻了的空氣再加熱到原來的溫度,然后再送入室內。室內風扇一直以低速運行,壓縮機開開停停,制冷系統作間斷性制冷循環,產生的制冷量大部分用于平衡室內空氣的潛熱,即水蒸氣變成冷凝水;小部分用于平衡顯熱,即降低一些室內溫度。如此不斷地循環,使室溫保持在設定值附近,同時又大量地除去空氣中的濕氣。
總的來說,空調除濕是將室內機的換熱器作為蒸發器吸熱。當房間空氣被室內機的風機吸入并通過蒸發器時,空氣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然后匯入排水管引到室外排掉,房間空氣中的部分水分就這樣被除掉了。空氣的相對濕度由除濕前的70%以上(桑拿天的難受感覺),降到50%左右,給人以干爽的舒適感覺,擺脫了除濕前渾身濕漉漉的難受。
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調除濕會降低室內空氣濕度,人如果長時間呆在空調室內,會覺得口干舌燥,應該記得多補充水分;另外,因為空調是通過降低溫度來除濕的,低溫之下人很容易感冒,所以建議大家不要長時間開啟,只在室內濕氣比較嚴重的情況下臨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