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垃圾分類了嗎?空氣治理了嗎?空氣凈化了嗎?一滴水,不足以解渴,卻可以折射出太陽的七色光彩;一粒飯,并不能果腹,卻可以轉化成有機肥;一支筆,一張紙,可書寫出流芳的詩篇,也可以毀掉地球家園。

?
? 環保,已迫在眉睫 ?
眾所周知,由于人們亂排亂放、肆意開采、過度放牧,近年來不少地區極端天氣頻發,霧霾天氣常見,有的地區時常患水災,有的地區時常鬧水荒,有的地區時常黃沙滿天,有的地區時常爆發疫情,有的物種瀕臨滅絕,有的物種泛濫成災,個別地區還有中毒現象……
這一切的一切都體現了人和自然的不和諧,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山變得更青、水變得更綠、天空變得更藍、空氣變得更清新,保護人們的身心健康,在學校教育中有必要滲透“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環境教育理念。
環保,要從娃娃抓起。
?

? 環保從娃娃抓起,促進全家總動員 ?
家庭是社會的組成細胞,而孩子則是這個家庭的未來。倡導環保從娃娃抓起,用教育樹人,以學生帶動家長,校園帶動社會,小手拉大手,全家總動員。創建節能減排家庭,家庭的集合就是社會。這樣,號召社會節能環保開始從人做起,從小做起,從孩子做起,從家庭做起。小手拉大手,孩子節約了,學校就節約了,家庭節約了,社會就節約了,環保也就實現了。
?
? 垃圾要分類 ?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困惑,都知道垃圾要分類,可就是搞不清怎么分類。天長日久,也就懶得再分類了。分類垃圾袋,也就成了混合垃圾袋。垃圾的源頭在個人,如何教會個人掌握并且主動分類,是成敗的關鍵。現今垃圾分類進行試點宣傳也有好幾年,最主要的困難還是大家習慣難改、自主性低。

? 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垃圾分類也要從娃娃抓起 ?
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保護它,在霧霾,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的今天,更需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來改善我們的自然環境,改善我們的空氣質量,改善我們的山川河流,那么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該如何加強環保意識,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呢?
?

要想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作為父母,可以通過圖書查閱,電腦瀏覽等方式教育孩子,讓孩子體會到,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把環保的意識從小灌輸給孩子,讓孩子深刻認識到人類與大自然互利共榮的關系,讓孩子真正明白,真正了解何為環保。
?

要想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作為父母,要學會以身作則,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通過實踐的方式告訴孩子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讓孩子明白垃圾如何正確放置,如節約用水,可以將淘米水用來沖馬桶拖地板,告訴孩子大自然的水資源十分有限,要學會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等,善于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發現細節,整理細節。
?

要想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作為父母可以進行節日教育,如在植樹節時可以帶孩子出去種樹,讓孩子通過參加此類型的活動來了解樹木對于環境的重要性,也可以趁機告訴孩子濫砍亂伐會導致怎樣的危害等,這樣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周圍的一草一木,從而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要想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可以讓孩子在家里的空地上親手栽種蔬菜水果,讓孩子親身體驗澆花,摘蟲,收獲等帶來的樂趣,也可讓孩子在家里親自喂養小動物等,通過這些方法來告訴孩子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的,讓孩子學會愛護與尊重。
?

要想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可以讓孩子做家里的小小宣傳員,專門負責宣傳環保意識,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監督,以此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增強孩子的環保意識。作為家人應積極配合孩子,也可對孩子的環保意識進行考擦,如可以收集一些圖片讓孩子來進行選擇分類,看看哪些是愛護自然的,哪些是浪費資源的。
?

要想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可以帶孩子去進行實地考察,去一些深受自然,人為等災害的地方,如濫砍亂伐的森林,干涸的河流,沙漠化的土地等,通過親身體驗,視覺體驗讓孩子真正認識到浪費自然資源的危害,真正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

最后說一句,大自然與我們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如果人類對大自然進行過度的利用,很可能出現地震,火山噴發,臺風,海嘯等災害,讓人類自食苦果,還是那句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節約用水,用電,用紙,從我做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