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新裝修治理除甲醛,一定趕走賴在你家里的這貨。剛裝修完房子的一大樂趣,就是在網上看去甲醛的謠言。看似合理其實胡謅的說法一抓一大把:有說多種幾盆植物的、放幾大盆茶水的、蒸醋的、放橘子皮的、甚至還有戴口罩的……
這些方法都不靠譜。有些植物的確可以吸入甲醛,但是效率太低;甲醛的確溶于水,但一來水的表面積很小,二來水合甲醛不穩定,它還是會揮發出來;蒸醋和放橘子皮等等,只不過是遮蓋甲醛的氣味而已;至于戴口罩就更無力吐槽了:就算用了防有機蒸氣的口罩,甲醛還是會刺激皮膚和眼睛啊。

這樣好看的家,有多少潛在危險
用這些方法去甲醛,還不如老老實實通風換氣兩個月再說。以目前的技術水平,裝修過程幾乎一定會帶來甲醛污染,而且它們還會持續釋放,甚至可能長達十幾年;想要靠各種偏方一次去除所有甲醛,是沒什么希望的。
煩人的甲醛來自哪里?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認定甲醛是已知人類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將甲醛定為“1類致癌物”。空氣中甲醛濃度過高,會明顯刺激黏膜、損害呼吸系統甚至致癌;哪怕濃度不高,長期接觸也可能導致慢性呼吸道疾病。特別是對身體較弱的兒童和老人,危害更大。

在我國,對室內甲醛濃度大致有兩個標準:國標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認可的室內甲醛濃度為每立方米空氣中0.1毫克;國標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認可的室內甲醛濃度為每立方米0.08毫克。大致上可以認為,這是對健康不會產生明顯危害的甲醛濃度;但是當然,家里的甲醛濃度還是越低越好。
甲醛無處不在。在生活中,甲醛是很重要的化工材料,用于制造各類樹脂、塑料,我們的日常用品中總能找到甲醛的影子;特別是膠水一類的產品更是離不開它——甚至有“無醛不成膠”的說法。
想想看家里有多少地方要用到膠水、樹脂和塑料,就知道為什么甲醛頻繁出現了。調膩子粉時要用的膠水、墻上的涂料都要用到甲醛;若是貼墻紙的話,基膜和膠水都要用到甲醛;無論何種地板都需要黏合,要有甲醛;櫥柜和家具使用的板材、封邊、貼面,都會用到甲醛。還有各種輕工輔料……甚至,哪怕選擇的裝修材料全都符合環保標準,它們湊在一起的時候,甲醛揮發也可能會超標。

裝修時必然會用到各種膠
作為氣態污染物,甲醛不會老老實實地待在固化了的膠水里。它們會慢慢釋放出來,先快后慢,直到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后才罷休。
怎樣才能去除甲醛?
有過一些對家庭裝修建材甲醛釋放速度的研究。甲醛的釋放曲線看起來都差不多,會先迅速到達濃度峰值然后再緩慢下降,拉出一條很像長尾曲線的長長軌跡。甲醛的釋放速度和各種條件密切相關,除了裝修材料的環保水平外,還涉及到材料的封閉性、溫度濕度、氣壓風力等等。

人造板材半年內甲醛釋放曲線
不過這些研究都是針對特定材料而言的。對于家里的復合型甲醛污染,我們也只能歸納出它的大概規律。一般來說,若是裝修材料靠譜的話,裝修后的幾個月會是甲醛釋放高峰期,在那之后雖然還有甲醛持續釋放,但是濃度已經降低到安全線以下。
縱使如此,裝修材料釋放出的甲醛也還會和我們一起生活幾年。無論是裝修期還是搬進新房之后,我們都需要些方法來盡可能去除甲醛。
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開窗通風。
讓空氣流動帶走甲醛,降低室內甲醛濃度。但縱使開窗通風了幾個月,裝修材料釋放出的甲醛也還會和我們一起生活幾年。更重要的是,并不是每時每刻、每種情況下都適合開窗通風,萬一碰到嚴寒、酷暑或者嚴重空氣污染天氣,就沒辦法時刻開窗了。
分解:有害變無害,分解甲醛
要分解甲醛,以納米二氧化鈦為代表的光觸媒技術是最常見的。納米二氧化鈦可以做為催化劑,在紫外線的激發下將甲醛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一些公共場合甚至是電梯里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技術分解揮發性有機物,也算比較成熟。